近日,微博上有人晒出了深圳福田区某幼儿园的积分入学录取名单。
可能很多人会有些奇怪,怎么连幼儿园也开始要积分入学了?
现实情况是,早在去年初,深圳发布的《关于做好2019—2020学年幼儿园招生工作的通知》,就提出要“鼓励有条件的区参考本区小一入学积分规则,试点开展公办幼儿园积分入园招生工作,先行先试,为全市提供经验做法。”
从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,未来幼儿园的积分入学,大概率将和小一积分入学一样,在全市逐步推广。
今时今日,如果你要在大城市里做一位“尽职”的家长,你可能得一手研究初中的中考录取率,一手关注小一、幼儿园的积分门槛,两眼还得紧盯学校的不时变化的招生政策。
如何才能够让自己不太手忙脚乱,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占据多一点点优势?答案很简单:未雨绸缪,早做打算,选对赛道,然后精准出击。
01 挤破头的公办教育资源
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,是所有中国家长的理想。但现实却是,包括北京、广州、杭州和深圳在内,很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学位缺口。
去年初,广州市教育局在面对人大代表的咨询时坦承,广州公立基础教育资源,能够覆盖到户籍人口,但覆盖至非户籍学生,还有难度。广州义务教育阶段,全市小一适龄学生的学位供给缺口,约为三分之一,这部分缺口只能由民办教育来补充。
广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9月,全市共有小学在校生约110万。我们以三分之一的比例粗略计算,广州小一的公立学位缺口约为6万。
广州相关人员无奈称:“广州市目前有均等的教育机会,但是不能保证均等的教育条件。”
以广州中学举例。根据2020年招生计划,广州中学对口的5所小学,一年级共有55个班。而广州中学已经从7年前每个年级6个班,扩展到2020年的25个班,但仍然不到对口小学的1/2。
也就是说,未来将有一半的孩子,无法按照计划直升广州中学。
在杭州,教育局近期公布了2020年的学区预警信息。
今年全杭州共有94所公办小学发出了红色预警。红色预警表示,学区内适龄户籍儿童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100%,简单地说,就是爆满。
(图源:杭州落户网)
仔细看的话,我们会发现部分小学的学位爆满状态,将至少从今年延续到2022年,学位挤满3年
回过头来看深圳,学位紧张情况也同样是如此。
深圳各个区的教育部门每年都会发布学位预警。
今年深圳各区发布的学位预警信息显示,龙华区小一、初一学位总缺口达11000个,福田区小一、初一缺口共9500个,坪山区公办小一学位需求较2019年将增长约14.6%、公办初一学位需求较2019年将增长约28.1%……
详细来看宝安区。宝安区教育局在5月22日公布了区内招生和报名情况。宝安78所小学计划招生人数总计为22950人,而每所学校计划招生数均在400人以下。
截至数据公布当日下午,宝安区各学校第一志愿报名总人数已达40197人。
其中最“火爆”的沙井蚝业小学,招生计划数150人,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1134人,录取比例1:7.6。
不仅是小一、初中学位,现在连幼儿园的学位也开始紧张。
据粉丝反馈,龙华的某小区虽然自带了幼儿园,但招生名额只有125个,目前报名的人数却已超200个。如果不能够大幅度扩招,那么该小区的一部分孩子,将无法就近入园。可以预计的是,本文开头的“积分入园”情况,将会越来越普遍。
因此,前段时间自媒体上出现了家长们“上家门口的学校好难”的感慨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上我们在讨论的仅仅是学位的“有无”问题。但解决了“有无”仅仅是基础,优质的学校才是终极目标。
深圳过去8年中有7年的公办普高录取率不过50%,唯一超过5成的2014年也只是刚刚“过线”。
只有小学、初中就开始接受优质的教育,才能够在中、高考的激烈竞争中走在前列。
因此,北京在普遍推行大学区制度之前,“老破小每平米单价超过30万”,“家长斥资千万买间半地下室”等新闻屡见不鲜。
不仅是北京、杭州、深圳,所有经济繁荣、城市竞争力强、人口流入大的城市,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位紧缺的问题。而优质的教育资源,永远都是稀缺的。
02 学位紧缺难以改善,出路在哪里?
深圳近年持续位列中国人口流入城市榜单的前列。数据显示,从2015年到2019年,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60万人、53万人、55.08万人、49.83万人,41.22万人,相当于4年间涌入了一个南宁或者兰州的人口量。
深圳平均人口年龄十分年轻,处于适合婚育的人口本就多。叠加上庞大的外来人口,以及“二胎政策”的放开,深圳近几年的新生人口可以说是一个井喷的状态。从2012年开始,深圳每年新增超过20万新生儿。
庞大的新生儿数量,相应地也就催生了庞大的就学需求。深圳的小学生数量在2008—2018年间增长了75.5%,增速全国第一,从绝对数字上看也位列前三。
(图源:第1财经)
解决学位紧缺问题是个系统性的工程,增加学位的方式包括有:改扩建现有学校、更改土地用途、鼓励学校兴办分校等等。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新建学校这种方式,很多时候“远水”解救不了家长的“近火”。
事实上,深圳官方为了改善基础教育现状已经作出了一定努力。
在2018年印发的《深圳市中小学学位建设实施方案(2018-2022年)》显示,至2022年,深圳全市新改扩建公办普通高中18所,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学位3.41万个,其中改扩建7所,新增普通高中学位4550个,新建11所,新建普通高中学位29550个。
2019年深圳的教育开支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,为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。
尽管官方也有一定重视,但在庞大的需求面前,深圳学位紧缺的现状,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善。所以,深圳的家长,一定要提早做好打算。
对于很多有适龄儿童的家庭来说,想要享受优质的名校资源,除了在市内买高价的学区房,其实还有另一条路——去临深片区上名校。
03 牧云溪谷六期,500米步行至名校!
到临深上学优势在于,可以避开深圳激烈的学位竞争,缓解家长的“学位焦虑”,同时临深片区又可以同时享受到两地的配套与利好。
顺着这个思路,我们需要找到是这种标的:一是离深圳越近越好,最好是土地接壤的真正“零深”片区。二是最好要有好的名校配套。
深圳壹地产踩盘发现,牧云溪谷项目所处位置正好符合我们对“零”深的定义:地理上的“零距离”,交通上的“零接驳”,配套上的“零区别”,品质上的“零差距”。
牧云溪谷项目地处龙岗大道与长山路交汇处东北侧,规划建面超400万㎡,是片区最大规模的超百万全栖综合大盘。
牧云溪谷项目集山湖别墅、高端住宅、国际精品酒店、中心级商业MALL、双语名校、私家会所、运动公园等一站式配套于一体。
牧云溪谷项目南侧约1公里,就是建设中的地铁3号线东延段,坪地六联站。
此外,项目方圆仅几百米范围内,还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地铁21号线的站点——吉坑站。地铁21号线是与11号线类似的快线,将快速连接坪地片区与南山前海,目前处于规划阶段。
牧云溪谷项目北面为项目规划用地,南面为龙岗高中园及国际低碳城,东西面均为自然山林与水库。
牧云溪谷自身配备26万㎡体量的商业,集合了酒店、办公、商业街、购物中心、主题商城等多种业态的复合商业群。目前华润万家、7-11便利店、尊宝披萨等知名商家已经入驻开业。
项目的亮点之一,是其打造的“5+2”全龄教育体系,即“5所国际幼儿园+2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名校”,其中就包括了项目自带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。
华中师范附属第一中学,则是华中地区重点学府,在全国“百强中学”排行榜当中,连续三年位列第一。
该校在2019年高考中分别收获武汉市文理科状元,文理科600分以上高达719人(理科676人+文科43人)。
除了65名高考后被清华、北大录取的学生外,该校还另有10名已被清北录取的保送生。
代表一所学校实力的,除了高考成绩外,还有奥赛成绩。
去年底,2019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(第3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)竞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,典礼上公布了国家集训队名单,湖北省9人进入国家集训队,位列全国第一。 其中,华中师大一附中占据6席,为全国进入国家集训队最多的中学。
如今,这样一所“神仙”学校,也来到了我们身边。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已于2018年开学。
该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,小学设置36班约1800个学位,初中18班约900个学位。
学校按国家级示范学校高标准设计建设,教学设施设备先进,拥有大型图书馆、阅览室、电脑室、语音室、校园电视台、专业级演播室和多媒体报告厅等功能室;建有专用实验楼,设置了相应学科的实验室;每个教学班都安装智能一体机多媒体教学平台;拥有室内篮球场和标准的塑胶跑道运动场。
依托华中师大,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学校,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具备强大的教学资源,帮助深圳的家长、学子圆上名校梦。
由于牧云溪谷是一个住户多、占地广的综合大城,深圳壹地产建议,有意向的置业者应该尽早下手,而具体的招生政策要向开发商详细了解。
目前,牧云溪谷项目正在推售六期的高层住宅产品。六期产品的主入口,距离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仅仅步行500米的距离。
(六期产品正门宣传图)
牧云溪谷六期住宅推出建面约72—153㎡的新品,目前正在诚意登记中,开盘在即。目前项目的体验中心已经开放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键导航到场品鉴。
(六期产品景观效果图)